目前分類:神奇樹屋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神奇樹屋25:莎士比亞的舞台(Stage Fright on a Summer Night)」這本書的內容相當有趣,傑克和安妮必須找到一種特殊魔法,能夠化白天為黑夜。他們來到西元1600年,伊莉莎白ㄧ世統治的英國倫敦。他們走到惡臭的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橋,橋上擠滿了商店和房屋,熙來攘往。他們來到一個叫做「熊的花園」地方,以為是ㄧ個花園,結果居然是讓人觀看熊與狗博鬥的競技場。他們看到一個人要將一頭溫馴的熊賣給競技場,安妮非常生氣,想要救這隻熊,傑克為了轉移安妮的注意力,帶安妮到一棟白色建築物,建築物前的告示牌寫著:「環球劇院戲劇公演! 『仲夏夜之夢』」。結果,有一個叫威爾的人請傑克代替缺席的演員來演兩個角色,本來女生不能上台,但安妮想演,傑克說,如果安妮可以演,他就願意上台。上台前,傑克怯場(stage fright),威爾教他用想像的方式克服怯場的緊張心情。成功演出後,傑克和安妮發現伊莉莎白女王居然在場觀看,他們看到女王的牙齒居然全是黑的,威爾告訴他們女王已經二十年沒照過鏡子,完全不知道自己長得如何。女王說:「...我要謝謝每一位優秀的演員。今天,他們對我們施了一種特殊的魔法--- 戲劇的魔法,他們把白天化為黑夜。」,這就是傑克和安妮要尋找的魔法。後來,威爾幫助他們拯救那隻溫馴的熊。他們回到家後才發現,原來威爾就是「William Shap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亞)」。在這本書中,作者穿插了幾句莎士比亞的有名句子,就是由威爾口中講出來。書中的威爾輕描淡寫地講出他可以請女王特許安妮上台演戲,還有他對於賣熊人的輕蔑,以及他的出口成詩,都刻畫出莎士比亞的性格(至少是作者想塑造出來的莎士比亞性格,浪漫不羈又親切隨和),這也是親子可以討論的主題。

讀這本書時,我們來回翻閱中文和英文,因為書中有莎士比亞的原文,我們想看看原文和翻譯的差異。我也找到傑克唸的那段「仲夏夜之夢」台詞,有Ralph Vaughan Williams 譜曲的歌曲版本,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影片(請看下方連結)。另外,我也試著重新翻譯中文版書中沒將英文韻文翻譯成中文韻文的部分,也在網路上找到了傑克所唸那段「仲夏夜之夢」台詞的另一種翻譯版本。有興趣跟孩子討論翻譯問題的家長可以參考看看。我只是讓喬治唸唸不同翻譯,並沒有過多討論,但他可以主動找出押韻字,這就很棒了。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神奇樹屋 24:絕命大地震 (Earthquake in the Early Morning)」一書中,傑克和安妮要找出「一份要借給人的文件」,這一次他們來到了西元1906年的加州舊金山,在清晨五點鐘抵達舊金山,正當他們欣賞著舊金山市區的寧逸街景時,一陣天搖地動,磚頭紛落,地面也裂出大縫,土石漫天飄散,有些房子開始起火燃燒,傑克嚇到腳軟,他們看到人們攜帶自己的珍貴物品匆忙逃亡,他們也遇到拍攝災後現場的報社記者。他們看到銀行人員試著搶救人們存在銀行的錢,也看到一個圖書館員試著搶救圖書館裡的珍本書,將這些書一到另一個地方,傑克和安妮從參考書裡得知這些被移走的珍本書會被燒掉,反而留在圖書館裡的書不會被燒掉,所以他們試著阻止圖書館員,但被當成精神有問題的人。他們還遇到一對小兄弟和他們的阿姨,小兄弟中的哥哥在一塊木板上寫了一首小詩,這就是傑克和安妮要找的「一份要借給人的文件」,傑克和安妮看到小兄弟光著腳,想把自己的鞋子給他們,但小兄弟不好意思拿他們的鞋,所以傑克和安妮就說,鞋子是要借給他們的,小兄弟才接受,他們也將寫有小詩的木板「借給」傑克和安妮。後來,傑克和安妮又遇到報社記者,記者請他們拿著這塊木板,為他們拍了一張照片,結果這張照片竟然出現在他們的參考書中。照片這一部分的故事是作者編造出來的,但是這塊木板是真實存在的,原本是在舊金山市場街上ㄧ座倒塌的建築上發現的。西元1906年的加州舊金山大地震,芮氏規模為七‧八,這樣等級的大地震是第一次被清楚的以相片記錄下來。很多在「神奇樹屋 24:絕命大地震 (Earthquake in the Early Morning)」一書中描寫的場景,比如銀行家運錢,圖書館員運書等等,都是實際發生且被記錄的事。作者穿插史實及想像的人事物,創造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後來,卡美拉的圖書館員摩根帶著傑克和安妮,將這四份文件(「一份要照著做的文件」,「一份要送出去的文件」,「一份要去學習的文件」,「一份要借給人的文件」)送給因為戰爭失利而灰心喪志的亞瑟王,這四個激勵人心的故事和文件讓亞瑟王走出憂鬱沮喪,而這就是這系列四個故事的主旨,看見人類如何在各種天災人禍中勇敢地幫助彼此,重建家園。我非常喜歡這四個故事,故事情節精彩感人,而且讓對美國歷史不甚了解的我學到不少史實。而喬治也注意到前兩個故事的背景是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內戰),而後兩個故事是天災(龍捲風和地震)。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奇樹屋 23:衝出龍捲風」是傑克和安妮為摩根的圖書館找出「四份特別文件」系列故事中的第三本,這一次他們來到了美國早期拓荒者開始西遷的堪薩斯州大草原。他們必須找到的文件是「一份要去學習的文件」,這份文件就在一間只有三個學生的學校裡。學校位於一間矮小簡陋的山坡屋中。顧名思義,「山坡屋」這種房子就是嵌在山坡上的泥土磚塊屋,因為草原上的樹木不多,拓荒者用從草原上挖出來的泥土塊做成磚頭,依著斜斜的山坡建造屋子。因為龍捲風在草原上十分常見,所以許多山坡屋都設有防風窖,防風窖就像是一間簡陋的地下室。這間新學校的老師和三個學生不知道這間「山坡屋」學校裡有防風窖,但安妮和傑克知道,所以他們拿到文件離開學校後,看到龍捲風來襲,又跑回來告訴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地窖的事,及時拯救了他們。雖然在草原上有龍捲風、暴風、沙塵暴、缺水、蝗災等等天然災害,但學校老師安慰所有同學:「我們必須設法記住那些美好的回憶,放下那些悲慘的回憶。」,這是傑克和安妮在這趟旅程中學到的重要一課,也是本書的主旨。

而喬治學到了何為「蝗災」。在本書第四章中,學校學生聽到學校屋頂有類似石頭撞擊聲,以為有蝗蟲攻擊,嚇得大聲尖叫。傑克很納悶,為什麼要怕蝗蟲(grasshopper,就是「蚱蜢」)攻擊。經歷過蝗蟲攻擊的同學們開始講述蝗災的可怕,幾千幾百萬隻蝗蟲出現在天空中,牠們蓋住了地上的每一吋土地,吃掉了所有作物,甚至連衣服和床單都吃掉了。喬治一開始問我什麼是「蝗災」,我解釋後,他說「如果歷史是一群喵」裡面有提到,他馬上找出第八集,翻到第44頁,給我看唐玄宗李隆基「滅蝗救災」的事蹟,我就把漫畫旁邊附錄的『舊唐書‧ 卷八』內容唸給喬治聽:「(開元)三年(715年)‧‧‧‧‧‧‧‧‧‧‧‧‧‧‧‧六月,山東諸州大蝗,飛則蔽景,下則食苗稼,聲如風雨。紫微令姚崇奏請差禦史下諸道,促官吏遣人驅撲焚(會唸這個字的舉手),以救秋稼,(玄宗)從之。」,文言文對「蝗災」的描述比較簡潔有力。「聯想」一直是喬治的強項(大部分是為了搞笑),但最近他更常這麼做,因為這是學校四年級正在強調的閱讀策略之一,讀到一本書時,怎麼聯想到令一本書的內容,這也是寫作的重要技巧。還好學校老師會教導,媽媽就輕鬆多了。^^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神奇樹屋第21到24集,傑克和安妮必須為摩根的圖書館找到四份特別的文件,好拯救遭遇麻煩的卡美拉(卡美拉是亞瑟王建立的王國)。

一份要照著做的文件;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神奇樹屋20:搶救無尾熊」的英文名字是「Dingoes at Dinnertime」,「Dingo」是澳洲的一種野狗,會攻擊袋鼠,袋鼠媽媽會將育兒袋中的小袋鼠先摔出袋中,然後引開野狗的注意力,設法逃走,再回來找小袋鼠。在這一集的神奇樹屋故事,傑克和安妮來到了澳洲,看到澳洲的多種特殊動物,看到被媽媽甩出來的小袋鼠,然後他們背著小袋鼠和一隻小無尾熊,逃離因為乾燥引發的森林大火,他們逃進一個洞穴,看到澳洲原住民在洞穴中畫的巨蛇,巨蛇開始發光,發光的巨蛇上方出現了手印,傑克和安妮將手放在手印壁畫上,然後他們聽到隆隆雷聲,天空降下大雨,撲滅森林大火。他們成功拯救了無尾熊,也順利找到小袋鼠的媽媽,袋鼠媽媽給他們一塊樹皮,樹皮上畫著一條蛇,這就是他們要找到的第四個禮物。這個故事是跟據澳洲原住民的神話故事,有一條彩虹蛇會送來雨水,滋生萬物,在特殊儀式中,他們有時會在這條神奇的蛇身上畫下手印,以榮耀彩虹蛇(p. 87-88)。所以,當安妮和傑克將手放在洞穴中的蛇身上的手印時,他們就像是古代原住民進行了一種特別儀式,彩虹蛇就送來雨水,澆熄森林大火。

「神奇樹屋」第十七到二十集,是四本書一個主題的系列,在這四故事裡,傑克和安妮必須得到四樣特別的禮物,好讓一隻神祕的小狗擺脫魔咒。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神奇樹屋19: 印度叢林大逃亡」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傑克和安妮來到了印度的一座森林和沼澤裡,看到形形色色的稀有動物和瀕臨絕種動物,他們為了逃離蟒蛇和老虎,坐到大象背上,在月夜下走過森林,聽到一陣淒厲且悲傷的長號,他們在象背上睡著了,醒來時,已是矇矓的日出時分(所以英文書名叫『Tigers at Twilight』),然後他們拯救了一隻身陷捕獸器的印度老虎,老虎本來要攻擊他們,但小狗泰迪一陣狂叫,阻止了老虎。然後一位盲眼隱士贈送他們一朵白蓮花當作禮物,最後他們又回到了賓州蛙溪鎮的家。這、這、這麼簡單的故事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呢? 基本上,這又是一本比較講究文學筆法技巧的書,乍看之下,挺無聊,但仔細分析後,內涵相當豐富,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有些缺陷。

在我寫的「逃離維京海盜」文章中,我提到了一個小說寫作的筆法「母題(motif)」,在這裡復習一次,因為「印度叢林大逃亡」書也用了母題。 母題(英語:motif)是指在故事中重複出現、具有象徵意義的元素。 通過重複使用母題,可以幫助敘事(或文學)去表達主題或情緒。 ( A motif is a repeated idea within a work of literature that has symbolic significance to the story. A key aspect of a motif is this idea of repetition and reinforcement. A motif could be an image that sticks in the reader’s mind, an object in the plot that has importance, or a character feature that appears across multiple characters.)。「逃離維京海盜」那本書的「母題(motif)」是「光」,而「神奇樹屋19: 印度叢林大逃亡」中的「母題(motif)」「聲音」。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神奇樹屋」第十七到二十集,又是另一組四本書一個主題的系列,在這四故事裡,傑克和安妮必須得到四樣特別的禮物,好讓一隻神祕的小狗擺脫魔咒。

一個禮物,來自一艘消失海中的船。(神奇樹屋17 : 鐵達尼驚魂記)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跳過五本「神奇樹屋」書,先讀「神奇樹屋22: 遇見華盛頓」,因為波爸五月底帶我們到賓州的阿姨家,先到Valley Forge 國家公園( 福吉谷,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大陸軍的宿營根據地,現為美國國家歷史公園 ,離書扉家僅三十分鐘),然後隔天媽媽和妹妹們留在阿姨家,爸爸帶喬治走訪費城的美國革命古蹟,包含美國獨立革命博物館等等,所以我想打鐵趁熱,先讀「神奇樹屋22: 遇見華盛頓」,沒想到一本書讀了四個月,先辯解一下,這個暑假喬治花兩小時每天讀「如果歷史是一群喵」,再加上我們也做中文識字卡的練習,所以當喬治抗拒讀神奇樹屋,我就不強逼了,不過開學後,喬治對「如果歷史是一群喵」失去興致,我再度要求他讀「神奇樹屋」。喬治十月讀「神奇樹屋22: 遇見華盛頓」時,我錄了一小段影片,想記錄他的進展,我發現暑假加強識字後,唸得更順暢了。但是因為每天跟小薇練習中文和英文閱讀,也很難「看顧/強迫」喬治,所以喬治的進展還是慢。(其實還是媽媽偷懶啦!)

關於「神奇樹屋22: 遇見華盛頓」,在「神奇樹屋」第二十一到二十四集,傑克和安妮必須為摩根的圖書館找到四份特別的文件,好拯救卡美拉,在「神奇樹屋22: 遇見華盛頓」中,他們找到第二份特別的文件。在這趟冒險中,傑克和安妮來到1776年12月25日(星期三)的美國賓州德拉瓦河西岸,這一天華盛頓總司令領導兩千四百名美國愛國者,橫越德拉瓦河,之後步行14.5公里,抵達一個英軍營區,兵營裡是英國人雇來為他們打仗的德國士兵,因為這些德國士兵沒想到愛國者會在刮著暴風雪的耶誕夜晚發動突擊,結果愛國者大獲全勝,俘虜了近一千名的德國傭兵,這場戰役扭轉了戰局,讓本來節節敗退,準備放棄的華盛頓軍隊帶來新希望。華盛頓總司令在渡德拉瓦河之前,對部下朗讀了湯瑪斯‧潘恩寫的文章中的一篇。在「神奇樹屋22: 遇見華盛頓」故事中,一位聽了華盛頓演講的上尉寫下了演講中的句子,寫成給他孩子的告別信,要傑克和安妮為他轉交,這就是傑克和安妮要找的文件。但傑克和安妮不小心坐上華盛頓總司令渡過德拉瓦河時所搭乘的船,他們聽到一位少校跟華盛頓討論是否該取消這次任務,因為他們碰上了雪雨交雜的暴風雪(住過冰天雪地的地方的人,就知道要在暴風雪天走十幾公里,真是可怕的任務),傑克和安妮跳出來鼓勵華盛頓,並讀出寫在上尉告別信中的演講內容:「這正是考驗人類靈魂的時刻、、、、但是今天能堅持下去的人,理應得到全體男女的愛戴與感激、、、戰鬥越艱難,勝利越光榮。」("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But he that stands it now deserves the love and thanks of man and woman...The harder the conflict, the more glorious the triumph.")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神奇樹屋」套書中,「龐貝城的末日」(13)、「古墓裡的兵馬俑」(14)、「逃離維京海盜」(15)以及「勇闖古奧運」(16)這四個故事是一個系列,主題是「傑克和安妮成為榮譽圖書館員後,進行四個任務,在天災人禍中,搶救一個即將消失的故事」。第四個拯救書籍的任務是「勇闖古奧運(Hour of the Olympics)」,在這個故事中,傑克和安妮要拯救的故事叫做「 Π η Γ A Σ O Σ  (Pegasus,飛馬皮葛色斯)」。他們來到了正在舉辦奧運會的古希臘,遇見柏拉圖,藉由柏拉圖的引介,他們找到了寫「 Π η Γ A Σ O Σ  (Pegasus,飛馬皮葛色斯)」故事的女性作家,但當時的女性不能上學或寫作,所以女性作家常以「佚名」發表作品。安妮發現女生也不能參加或參觀奧林匹克運動會後,大呼「不公平」,後來傑克和柏拉圖去觀賞奧林匹克運動會,安妮就喬裝成男孩子溜進去,被發現後,傑克和安妮呼喚他們拯救的故事出來幫助他們,「 Π η Γ A Σ O Σ  (Pegasus,飛馬皮葛色斯)」於是出現,帶他們飛向天空,逃離險境。回到現代後,安妮還是很想念「 飛馬皮葛色斯」,摩根指向滿天繁星,告訴她,古希臘人把一個星座命名為「 皮葛色斯」,而且在這四次拯救書籍的任務中的故事角色,都在星空中,「赫丘力士是武仙座」,「織女和牛郎是銀河兩邊的兩顆星星」,而愛爾蘭人相信「銀河就是巨蛇『沙夫』」,這些古老的故事跟天上的星星一樣,永遠代代相傳。作者用天上的星座整合了這四次拯救古老傳說的任務,為這一系列畫下完美句點,也富饒深意,我真的很佩服作者。

不過,雖然媽媽對『神奇樹屋』讚譽有加,喬治卻越來越抗拒讀這套書。還好,在讀「勇闖古奧運」時,我回想起「多奇探險隊」這部卡通,有一段影片是多奇隊探訪希臘,體驗古代奧運會,發現古希臘運動選手摔角時,是裸體比賽,並且全身塗滿橄欖油,增加比賽難度。裸體摔角這一點讓喬治對這本書感興趣了一點,終於順利讀完。雖然喬治應該可以一天看一本『神奇樹屋』中文版,但他不願意,所以我們還是每天一章節(他朗讀給我聽),整套書應該可以讀到六年級吧! 滴水穿石,看看老媽子何時鐵杵磨成繡花針。也來看看他什麼時候開始不願意讓我放他的照片。^^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神奇樹屋」套書中,「龐貝城的末日」(13)、「古墓裡的兵馬俑」(14)、「逃離維京海盜」(15)以及「勇闖古奧運」(16)這四個故事是一個系列,主題是「傑克和安妮成為榮譽圖書館員後,進行四個任務,在天災人禍中,搶救一個即將消失的故事」。第三個拯救書籍的任務是「逃離維京海盜(Viking Ships at Sunrise)」,在這個故事中,傑克和安妮要拯救的故事叫做「Serpens Magna (巨蛇)」, 傑克認出這兩個字像拉丁文,摩根解釋:「 ....在歐洲的黑暗時代,受過教育的人都是用拉丁文寫字。」,這一次,傑克和安妮回到了西元五世紀的愛爾蘭,遇見派屈克修士(St. Patrick),參觀了當時基督教修士們的居住地,得到寫有他們要拯救的故事的手繪珍本書,然後在躲避維京海盜襲擊的最黑暗時刻,求助於他們拯救的故事,巨蛇現身援助,最後他們順利回到樹屋以及蛙溪鎮。故事說完了 >o<  ,但是我的話還沒說完呢! ^o^ (喬治別急著走開啊!)

「逃離維京海盜」這本書很短,英文也才5502個字(DOGObooks),但是這本書是我看到目前為止,在「神奇樹屋」套書中,「文學性」最高的一本,也就是說這本書利用了小說寫作的筆法,比如書中有一個貫穿全書的「母題(motif)」, 母題(英語:motif)是敘事中指在故事中重複出現、具有象徵意義的元素。 通過重複使用母題,可以幫助敘事(或文學)去表達主題或情緒。 ( A motif is a repeated idea within a work of literature that has symbolic significance to the story. A key aspect of a motif is this idea of repetition and reinforcement. A motif could be an image that sticks in the reader’s mind, an object in the plot that has importance, or a character feature that appears across multiple characters.)。「逃離維京海盜」這本書的「母題(motif)」是「光」,在生活艱難的中世紀,聖派屈克修士和其他宣揚基督教的修士就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而他們記錄下來的當地語言及文學,也是俗世的文明之光。就連書本的英文標題「Viking Ships at Sunrise」,也運用了「光」這個母題,但是,中文翻譯的書名是「逃離維京海盜」,這個書名翻譯完全忽略了作者苦心經營的文學作品完整性,我看了一下翻譯者,果然不是文學系出身的,不過這也可能是編輯的想法。這本書中也用了很多比喻和意像,比如一開始傑克和安妮到達聖派屈克修士居住的小島時,他們爬不上濕滑陡峭的海岸岩壁,這時降下了一條粗繩,幫助傑克和安妮順利爬到島上,而降下這條粗繩的,正是聖派屈克修士,隱含著聖派屈克修士是幫助世人向上提升的力量。你可能覺得:「這位歐巴桑,妳會不會想太多了?」,喔~ 不~ 文學作品可不只是一連串事件的疊合,每個場景的描述,每個角色的神情,都隱藏著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感受和想法,而閱讀文學作品的樂趣,也在於讀者能夠抽絲剝繭,找出作者苦心經營的意像,比喻和深意。雖然「逃離維京海盜」這本書很短,但我覺得它很適合當做初中的文學課導引教材。目前,喬治是不會坐下來聽我長篇大論,不過,等他大一些,也許我們可以再來讀一次這本書,一起欣賞文學家的用心良苦。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神奇樹屋」套書中,「龐貝城的末日」(13)、「古墓裡的兵馬俑」(14)、「逃離維京海盜」(15)以及「勇闖古奧運」(16)這四個故事是一個系列,主題是「傑克和安妮成為榮譽圖書館員後,進行四個任務,在天災人禍中,搶救一個即將消失的故事」。第二個拯救書籍的任務是「神奇樹屋14:古墓裡的兵馬俑」,這個故事結合牛郎織女的傳說與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史實,充滿想像力。故事的一開始,神奇樹屋的主人摩根給了傑克和安妮一片竹簡,上面寫著中文字,這是一個可能遺失的故事的一部分,然後摩根給他們一本名為『秦始皇的時代』的參考書,傑克和安妮指著書本說:「我希望我們能到那裡去。」,就開始了一趟目睹秦始皇焚書、遇見牛郎織女、以及在充滿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墳墓中迷路的奇幻旅程。我在這裡不過多劇透,只能說我蠻佩服作者編故事的能力。在這裡我只分享一下我們做的活動及延伸閱讀。

說到延伸閱讀,喬治讀完「古墓裡的兵馬俑」之後,想找找「神奇樹屋小百科(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套書中的關於古中國的書籍來看,結果發現沒有,我想對於美國小孩,要他們學習古代中國歷史可能太難了,所以出版社就不出這一本了,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提到竹簡,就要把我們家中的「孫子兵法」竹簡書拿出來賞玩一下(真的只是「賞玩」,並沒有認真唸),加上媽媽的手工皇帝帽,看起來儀表堂堂,滿腹經綸的樣子。^^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神奇樹屋」套書中,「龐貝城的末日」(13)、「古墓裡的兵馬俑」(14)、「逃離維京海盜」(15),以及「勇闖古奧運」(16)這四個故事是一個系列,主題是「傑克和安妮成為榮譽圖書館員後,進行四個任務,在天災人禍中,搶救一個即將消失的故事」。第一個拯救書籍的任務是「神奇樹屋13:龐貝城的末日」,傑克和安妮回到西元79年8月24日中午火山爆發前的古代龐貝城。摩根交給傑克和安妮一本叫做『羅馬時代的生活』的書和一張寫著『Vir Fortissimus in Mundo』這幾個拉丁文字的紙,傑克和安妮必須找到『Vir Fortissimus in Mundo』這個故事,把它從火山爆發前的龐貝城搶救回來。我們家只有波爸會讀拉丁文,拿去考考波爸,他果然知道這幾個拉丁文字的意思『The strongest man in the world』,懂西班牙文的人可以知道『mundo』(world) 這個字,因為西班牙文的『world』跟拉丁文一樣,都是『mundo』。如果說能讀中文的古典文學是華人文化水平的表現的話,那麼能讀拉丁文就是西洋人文化水平的表徵。我覺得神奇樹屋的作者很努力地將西洋文化介紹給孩子。

「龐貝城的末日」這個故事從傑克和安妮走在熱鬧且平和的龐貝城街道開始,他們看到似曾相識的街景,好像走在自己家鄉蛙溪鎮的市集中,也看到古羅馬特有的浴場、神廟、格鬥士等等,他們遇到警告災難即將降臨的預言者,然後他們為了找書進入一棟度假莊園,神奇樹屋作者藉由場景的轉換介紹了古羅馬城鎮和住家的面貌給小讀者。接著,傑克發現他們來到了火山爆發的那一天,火山在中午爆發,傑克急著想知道時間,於是他們在莊園的院子裡發現了羅馬人的時鐘:『日晷』。一看到書中的日晷圖片,我馬上決定要多找找這方面的資訊,我們做了一個日晷(https://skyandtelescope.org/wp-content/uploads/sundial_n-1.pdf),也看了幾段影片,我發現原來台灣國小五年級有教日晷,我完全沒有印象,而且我發現日晷的設計真的是人類智慧的表現及結晶,居然可以用一根棍子和太陽就可以知道時間,老實說,看完影片後,我還是似懂非懂(無怪唸不了理工科),所以資料找給喬治,他只能靠自己研究了。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跳過四本神奇樹屋,先讀「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因為我注意到喬治從學校圖書館借回來一本有關鐵達尼號的書,我問他怎麼會對鐵達尼號感興趣起來,他說因為我們讀「Life of Fred」的數學書中有提過。打鐵趁熱,我趕緊拿出「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找喬治一起讀,果然因為喬治對這個主題感興趣,配合度就比較高。我們九月就讀完「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這本書,拖到現在才記錄,就是因為媽媽很偷懶,此外,喬治對鐵達尼號的興趣也繼續發展。他在學校教室裡的自由閱讀時間,自己選讀了「I Survived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1912」,這套書地字數跟早期的神奇樹屋差不多,他說十四分鐘就讀完一本了。另外,喬治讀完「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後,爸爸還送喬治一個鐵達尼的3D立體拼圖模型,喬治非常喜歡。之後我還讀「神奇樹屋小百科:鐵達尼號」給喬治聽,我們一邊看書中的鐵達尼號剖面圖,一邊對照喬治拼完的鐵達尼號立體模型。

在之前的文章「神奇樹屋12:愛上北極熊」中,我提到「神奇樹屋」這套書適合用來訓練速讀,不過,帶喬治一起看「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之前,我先看了一遍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並不適合做速讀練習,因為這本書很強調書中人物的心情描述及變化,而這一點是由書中場景的轉變及人物對話中呈現出來,快速讀完也不是不行,但作者想要帶讀者去體驗鐵達尼號乘客在面對沉船時的心情變化,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因為鐵達尼號被稱為永不沉沒的船),到後來的猶豫不決還有驚慌失措(因為救生艇不夠)。孩子能不能從作者的文字讀出弦外之音,對書中人物感同身受,這些比起快速讀完本書還重要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本來希望暑假時能夠跟喬治一起多唸幾本「神奇樹屋」,結果只看了三本,差不多一個月才看一本,以這種速度,看完整套神奇樹屋,喬治都要上中學了,之所以會這麼慢,主要的原因是媽媽有點偷懶,再加上喬治又開始學日文及鋼琴,跟媽媽共讀中文書的時間就被壓縮了。平常喬治會自己讀喜歡的屁屁偵探,佐羅力和一些中文繪本,如何幫助他從讀圖畫書,橋梁書,簡易章節小說,再變成閱讀更多字的章節書籍,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認為除了持續增進字彙量,喬治必須學習閱讀的方法,並不是所有的書都以同樣的速度和方式來閱讀,知識含金量高的書必須花時間研讀,而不少小說散文則適合快速閱讀(當然慢慢細讀品嚐也是個人自由)。有時候,同一本書中,也有需要快讀或慢讀的部分,「神奇樹屋」有不少這樣的情況,因為有些內容是故事情節,也些則是說明解釋一些科學知識或歷史背景。我之所以認為學習閱讀的方法很重要,是因為在我那個年代,學校沒有教如何閱讀不同書籍,所有課本文章(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老師都以「解剖式」分析教學,所以我讀書都是字字細讀,覺得慢慢讀才能記住,但是不管我讀得再慢,也記不住,讀幾頁書就精神渙散。後來,我大學畢業後自己跑去報名速讀班,一進班級,發現全是小學生! 現在有不少YouTube影片提供速讀教學,我找了一個放在文末,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一下。上了速讀課後,發現速讀老師教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手指或筆尖快速滑過文字,逐漸加大一次進入視野的文字量,不只可以集中精神,也較容易抓出章節重點。我覺得「神奇樹屋」非常適合用來訓練速讀,因為故事架構固定,遣辭用句也不難,而且有些地方可以快讀,有些地方需要慢一點,可以訓練孩子監控自己的閱讀理解,而不只是快速滑過文字。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波爸問我,喬治還在學中文嗎? 因為他發現喬治常常對他說日文,而且喬治每讀完一本神奇樹屋,波爸要給他兩塊錢,最近都沒看到喬治跟他討賞。其實,波爸就是在提醒我,學日文不要忘了中文囉!為了學日文,確實會挪些學中文的時間,不過還好喬治會自己讀屁屁偵探和佐羅力等中文書,不會因為我沒時間看他唸中文書而完全荒廢。除了提供喬治有趣的中文書,讓他能不斷從自主閱讀去學習中文之外,從這本神奇樹屋開始,我開始改變帶喬治讀神奇樹屋的方法。之前,我都是跟喬治旁邊,讓他讀出英文及中文,但現在喬治的英文閱讀速度比我快,所以我讓他自己默讀英文,持續培養閱讀速度,但中文還是唸給我聽。之前,我會帶喬治作一些跟神奇樹屋內容相關的活動,像看影片或做實驗等等,但是現在我將閱讀重點放在閱讀理解以及故事重述,這會對他將來在學校的閱讀測驗及讀書報告有幫助,不過,我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他能夠在讀完書後,自己做整理分析。以我自己出國讀書的經驗為鑒,我來美國唸書之後,發現自己看完書抓不到重點,無法寫摘要,唸書非常辛苦。雖然美國學校的閱讀教育在教學生練習閱讀策略上,做得相當好,我還是希望能在家裡也幫助喬治。

「神奇樹屋」是帶有很多知識訊息的故事書,而故事書是有一定的組成部分的,一個故事會有「人物」、「時間」、「地點」、「發生的事件」和「解決的方法或結局」。當讀者沉浸於作家創作出來的想像世界時,是不會時時停下來去分解故事的肌理脈絡,但是如果要將一個看過的故事重新講一遍,除非是要將故事從頭背到尾,就必須理解故事的組成部分,才能將一個故事去蕪存菁地講出大概,當然,只重述故事主幹,跟「除了講故事主幹外,還能加上作者加入的文字趣味」,就又是不同層次的重述故事技巧。我會想帶喬治看神奇樹屋這套書,除了希望配合學校教學,就是看上這套書的重複性(這樣我準備起來就容易多了)。每一個故事都是「樹屋帶傑克和安妮到某個地方」→「解開謎題或解決問題」→「回到蛙溪鎮」。故事架構就是這麼一成不變,但是時間和地點會不一樣,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也會有不同,基本上,就像在數學公式上,套上不同的數字。好的故事也是架構在一個公式上的,掌握到這個公式,至少不會看書時見樹不見林,抓不到重點。故事也會有一個「主題(main theme/main idea)」,讀完一篇文章或故事,能不能抓到主題,也是一大挑戰,因為在故事中,主題通常不會明確的講出來。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城裡的牛仔」這本神奇樹屋中,傑克和安妮來到了1880年代的美國中西部一個無人鬼城,他們看到在飯店彈著自動鋼琴的鬼魂寂寞路加、偷馬賊、和一個馴野馬的牛仔,名叫「Slim Cooley (瘦皮猴庫雷)」。他們幫牛仔將被偷走的野馬搶回來。傑克利用帶他們去西部荒野的那本書『Days of the Wild West (西部荒野的日子) 』,學會如何馴服馬匹,沒想這本書竟然是「Slim Cooley (瘦皮猴。庫雷)」寫的。當傑克和安妮遇到「Slim Cooley (瘦皮猴‧庫雷)」時,他還是一個捕獲野馬來販賣的牛仔,當他告訴傑克和安妮他其實想當作家時,他們鼓勵他去實現夢想。回到現代的賓州蛙溪鎮後,傑克才發現他們在西部荒野遇到的牛仔就是帶他們去1880年代西部鬼城的那本書的作者,而且書本上的題詞寫「獻給笑臉娃和小不點」,這兩個綽號是瘦皮猴為傑克和安妮取的。我非常好奇『Days of the Wild West (西部荒野的日子) 』這本書中是不是出現「獻給笑臉娃和小不點」這樣的題獻詞,就請擔任圖書館館長的奶奶幫我借這本書,結果發現這本書並不存在,原來都是神奇樹屋的作者編出來的。果然,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看完「鬼城裡的牛仔」這本神奇樹屋後,我們做了兩個活動。一個是聽書中鬼魂所彈奏的「Red River Valley (紅河谷)」這首傳統牛仔歌曲。再來,我從圖書館借了《 美國鼠譚2 之西部歷險記 :  An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1991) 》的DVD。《 美國鼠譚》(《An American Tail 》)是史蒂芬史匹柏首次監製卡通長片。 這部片刷新卡通影片的票房記錄。描述一個老鼠家庭移民的故事。老鼠菲爾,在從蘇聯移民到美國的途中跟家人失散了,於是他開始一個人的旅程,為了尋找家人而四處闖蕩,菲爾遭遇層出不窮的趣事和挑戰,在經過種種磨練,終於得以和家人團聚。《 美國鼠譚2 之西部歷險記 :  An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1991) 》則是老鼠菲爾到美國西部的探險故事。《 美國鼠譚》是我小時候最愛的影片,也許你沒看過這部卡通影片,但你很可能通過它的主題曲「Somewhere Out There」(請參考文末影片)。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與海豚共舞」這本書我們看了好一陣子,因為喬治這個暑假開始學日文和鋼琴,而且快三歲小喬的午睡時間開始減少,能抽出來「研讀」中文書的時間就減少了,還好喬治自己會看一些喜歡的中文書。

「與海豚共舞」這本神奇樹屋的內容是傑克和安妮為了解開一個謎語,乘坐小型潛艇到海中探險。他們在海中遇見各種生物,他們的潛水艇漏水,最後騎著海豚成功回到岸邊,也終於解開謎語。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26/2021 - 6/7/2021

雖然我很想要讓喬治快速讀完整套「神奇樹屋」,但速度慢也是有好處的,我可以花一些時間帶喬治認字,也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活動,讓書本的內容與喬治的生活經驗更貼近。「神奇樹屋」這套橋樑書非常適合國小二年級喬治現在的中英文閱讀能力與理解力,而且因為有分章節,所以容易安排進度,不過比起很多搞笑的書籍,「神奇樹屋」實在不算有趣的書籍,但這也有好處,因為好笑的書不能一次看完,也是一種折磨。「神奇樹屋」書中參雜很多百科知識,比如在「神奇樹屋8:漫遊到月球」中有好幾小段關於月球及太空的知識,我必須思考如何讓孩子真正理解這些知識。喬治本來就喜歡太空方面的書籍,他曾經有一陣子非常著迷於矮行星及星球方面的知識,所以我買了一些太空方面的中文書,這一次也派上用場,比如「變身吧!太空人」(照片在文末)這本書買了兩年,這是我們第一次從頭看到尾,不是關於月球,但增進喬治對於太空人的認識。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14/2021

我們家後院有一個樹屋形狀的滑梯攀爬架,喬治把它當成自己的神奇樹屋,今天,他背起星際大戰背包,邀請我爬進他的神奇樹屋裡,他翻開手上的星際大戰書,指著書中的星球圖片,許願到那個星球上( "I wish I could go there.") ,然後我們緊閉雙眼,背出神奇樹屋中到達目的地前,樹屋快速旋轉的那段內容:「 The wind started to blow. The tree house started to spin. It spun faster and faster and faster. Then everything was silent. Absolutely silent. As quiet and still as silence could be.」。到達目的後,他跟我一起離開樹屋,繞後院一圈,欣賞不同星球的風景,然後他說:「我需要做個筆記。」,他開始學神奇樹屋書中的傑克寫下簡短筆記,因為他在「雨林大驚奇」中學到「The Amazon rain forest is amazing. (亞馬遜雨林充滿驚奇)」,所以他一開始用「amazing (令人驚奇的)」來形容所有星球,我提醒他,可以用跟星球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形容詞,比如星球「Coruscant」就用 「cool」來形容,星球「Naboo」就用 「nice」來形容,雖然還不到押頭韻的程度,但至少可以想想不同字母開頭的形容詞。他做完筆記後,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星球。我很感謝喬治帶我到不同星際大戰星球去觀光。\^o^/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19/2021 --- 5/25/2021

國小低年級同學會對「神奇樹屋7:冰原上的劍齒虎」這種關於史前時代原始人的故事感興趣嗎? 學生對某個主題不感興趣,怎麼辦? 跟他說,考試要考,背起來就對了? 還是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在美國,教育界非常重視提高孩子的學習樂趣,不管多艱深的主題都有多樣的繪本及動畫,台灣也引進了不少,我會在這篇文章中介紹我們家有的學習資源。如果您家孩子對冰河時期及原始人這個主題完全沒概念,不妨從迪士尼的電影「冰原歷險記」開始看起。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