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跳過四本神奇樹屋,先讀「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因為我注意到喬治從學校圖書館借回來一本有關鐵達尼號的書,我問他怎麼會對鐵達尼號感興趣起來,他說因為我們讀「Life of Fred」的數學書中有提過。打鐵趁熱,我趕緊拿出「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找喬治一起讀,果然因為喬治對這個主題感興趣,配合度就比較高。我們九月就讀完「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這本書,拖到現在才記錄,就是因為媽媽很偷懶,此外,喬治對鐵達尼號的興趣也繼續發展。他在學校教室裡的自由閱讀時間,自己選讀了「I Survived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1912」,這套書地字數跟早期的神奇樹屋差不多,他說十四分鐘就讀完一本了。另外,喬治讀完「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後,爸爸還送喬治一個鐵達尼的3D立體拼圖模型,喬治非常喜歡。之後我還讀「神奇樹屋小百科:鐵達尼號」給喬治聽,我們一邊看書中的鐵達尼號剖面圖,一邊對照喬治拼完的鐵達尼號立體模型。
在之前的文章「神奇樹屋12:愛上北極熊」中,我提到「神奇樹屋」這套書適合用來訓練速讀,不過,帶喬治一起看「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之前,我先看了一遍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並不適合做速讀練習,因為這本書很強調書中人物的心情描述及變化,而這一點是由書中場景的轉變及人物對話中呈現出來,快速讀完也不是不行,但作者想要帶讀者去體驗鐵達尼號乘客在面對沉船時的心情變化,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因為鐵達尼號被稱為永不沉沒的船),到後來的猶豫不決還有驚慌失措(因為救生艇不夠)。孩子能不能從作者的文字讀出弦外之音,對書中人物感同身受,這些比起快速讀完本書還重要。
還有一點,讀「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這一本書時,我第一次覺得,「神奇樹屋」也許是很殘酷的書,讓八歲的傑克和七歲的安妮,來到即將沉默的鐵達尼號,知道上千人即將死於船難,心焦如焚卻無能為力。對於感受性比較強烈的孩子,想像自己是傑克和安妮,很可能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創傷。還好我們家喬治沒那麼纖細,也沒想那麼多。他對於鐵達尼這艘豪華郵輪本身,以及鐵達尼撞到冰山而沉沒這件事,非常著迷,自己會找相關書籍來看。不過,如何帶孩子來看「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這樣的災難書呢?書中,傑克和安妮知道他們來到鐵達尼號上之後,傑克主張馬上返回樹屋,而安妮希望救人。當他們提醒乘客船有危險時,沒人相信。後來有一對與他們年紀相仿的姐弟,聽從傑克和安妮的話,儘快趕到甲板上,坐上了救生艇。所以,傑克和安妮可能救了一對姐弟,這也是根據鐵達尼生還者中有一對年紀小的手足這樣的事實改寫的。這讓我想起來,我妹妹大學時,加入了一個到孤兒院輔導孩童課業的社團。我問妹妹,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她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到退潮後的海邊散步,看到一個老年人將退潮後被困在海灘上的海星丟回大海,年輕人問老人,海岸上受困的海星有幾百幾千隻,一隻海星一隻海星地撿,救得了幾隻呢?老人看看年輕人,又看看手上的一隻海星,然後說:「至少我救了手上這隻。」。在覺得自己微不足道或是無能為力的時刻,不馬上放棄,做好自己當下能做的事。這是我希望喬治讀完「神奇樹屋17:鐵達尼驚魂記」這一本書後,能帶走的一份禮物。
↓ 喬治讀完16本「神奇樹屋」囉!
↓ 引發喬治對「鐵達尼號」的興趣的數學書「Life of Fred」!
↓ 讀完喬治1本「神奇樹屋」,得到一個模型,也太好賺了吧!
↓ 喬治自己看說明書,自己組裝「鐵達尼號」模型,因為等不及爸爸回家幫他!
↓ 喬治完成「鐵達尼號」模型囉!
↓ 一邊看「神奇樹屋小百科:鐵達尼號」,一邊參考「鐵達尼號」模型!
↓ 邊看「鐵達尼號」模型,邊學習鐵達尼的船身結構
↓ 因為迷上「鐵達尼號」,喬治也開始看「I Survived」系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