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科學實驗的樂趣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薇和喬治的學校每年都辦科學展覽(除了2021年之外,因為新冠停辦),每次都只給學生兩個星期的時間準備,但今年更誇張,1月 25日(星期三)收到通知說學校要辦科展,1月30日(星期一)要決定主題繳交活動報名表,然後2月3日(星期五)就是科展日期,根本就不到兩星期的準備時間。通常我十二月就會開始跟孩子討論要不要參加,想要做什麼主題。但因為去年學校三月底才辦科展,我以為今年也會是三月才辦,沒想到給我來個措手不及。本來,「我」(是的,「我」才是重點,學生科展=家長科展)有點不想參加,因為時間太趕了,而且喬治不想參加,但小薇興致勃勃,我不想掃她的興,就勉強參加。小薇說想做「為什麼葉子在秋天會變顏色」的主題,但我覺得這個主題對於小ㄧ生來說太難了(連老媽我在科展前都說不出答案),我想到了一個主意,用玉米的殼(corn husk)來做紙,因為我最近唸「小書痴的下克上」漫畫給小薇聽,她非常喜歡,她也對這個實驗感興趣,但是老媽我跑了三家超市,都找不到有賣含玉米殼的玉米,只好回去做「為什麼葉子在秋天會變顏色」的主題,沒想到這卻成為一個非常有教育性且有趣的科展主題,因為我們看的YouTube影片中,影片中展示如何做跟這個主題相關的實驗。

「為什麼葉子在秋天會變顏色?」,請講得出答案的家長舉手,我想理工科出身的家長應該知道答案,但我這個文科出身的就講不出答案,其實答案說簡單很簡單,說困難也很困難,就我所知的簡易答案是「樹木在秋天日照減少後,會將葉綠素分解成更小的元素,儲存在樹幹中,綠色的葉綠素沒了,葉子中其它元素的顏色(如黃色和橘色)就會顯現出來,如果是紅色的話,則是樹葉中的糖類的化學變化」,所以可以帶孩子做的實驗就是,用酒精(rubbing alcohol)分解綠葉中的葉綠素,然後用 「紙色層析法」 分開葉子中的綠色和黃色(請參考下方連結的YouTube影片),正好我在2018年曾帶喬治做過 「紙色層析法」 的實驗(參考文章「會爬梯子的水」),所以很快了解這個實驗。幸運的是,在白雪覆蓋的後院還找到ㄧ些綠葉。實驗結果,真的看到綠色和黃色分開,小薇很高興可以做實驗。實驗過後,我試著用小薇可以理解的語言將「為什麼葉子在秋天會變顏色?」的原因寫下來,讓小薇照抄在紙上,再貼到簡報板上。雖然字很潦草,但至少她自己很認真地抄了一遍,然後還畫了不少插圖。做完簡報板後,她又自己要求要背下簡報內容,也很快記住了(很閒的人請看下方YouTube影片,聽聽小薇簡報)。我理想中的科展是孩子自己想主題,讀資料,做實驗,做簡報板,學習如何解說等等,雖然離這個目標很遙遠,但我對於小薇的熱情參與和積極主動,感到非常滿意。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薇和喬治的學校每年辦一次科學展覽(Science Fair),往年都在一月或二月底發通知,兩個星期後舉辦,要在兩個星期內做好一個科學展覽的構思和準備,非常倉促,我通常十二月就開始問孩子想不想參加科展,去年喬治不想參加,今年小薇上學了,兩個人都想參加科展,但是幼稚園(Kindergarten)的小薇該做什麼主題才不會變成從頭到尾都是媽媽在做事呢? 我想到了之前帶喬治做過的「看透植物的生長」實驗,只要把蘋果種子放到透明的盒子裡,就可以觀察種子長根及發芽的情況,小孩可以親自將種子放到土裡,也可以澆水,然後觀察並記錄種子的生長,只要拍照印出來就可以貼到簡報板上,算是簡易且完整的科學實驗。但是不確定種子何時發芽,所以還沒收到科展通知(收到後再做就太遲了),我們一月底就開始種種子,結果二月底都還沒收到通知,以為今年不辦了,結果居然三月底收到通知,幸好觀察記錄照片都還在,印出來後貼上,再請小薇在簡報板子上加幾個字,就完成了。題目是「種子是先長根,還是先長綠芽?」。我們種蘋果種子的罐子也還在,拿到會場上,就是一個有頭有尾,也有展示品的科展主題。

小薇在奶奶的陪伴下,整個科展時間沒站在自己的簡報板邊,而是到處跑來跑去,看別人的展覽,因為有很多展覽者提供動手實做的活動,所以小薇玩得不亦樂乎。我也料到這個情況,所以並沒有太努力要求小薇練習口頭報告自己的科展主題。小薇學校的科展主要是讓孩子體驗,不以競爭為主,所以不會帶給家長或小孩太大壓力。奶奶、大伯和大伯母都來了,也算是一個小型的家族聚會。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6/28/2021

我找了一下附近的暑期科學營,發現全天科學營居然要一個星期$250 ~ $350的價錢,無怪對很多家長來說,兩個月的暑假是漫長又燒錢的時期。等小孩子再大一些,我們應該會鼓勵他們參加一些暑期體育活動(通常體育營會比科學營便宜),這個暑假我們就在家辦科學營(+音樂營+日文營+中文營)吧! 我本想一天帶喬治和小薇做一個科學活動,但發現有這個兩歲小喬在一旁,實在很難安排活動,就只能盡量了。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是唸社會科學領域的人,我了解也認同社會科學領域對人類文明進展的重要性,但是我對於唸理工科的人,總有莫名的崇拜,可能是因為小時候聽了居禮夫人的故事。不過,我並不會因為自己讀不成理工科,就強迫自己的孩子要唸理工科或參加科展,而且基本上我的孩子是很難強迫的。我問喬治要不要學音樂或嘗試一些體育活動等等,他一概拒絕。所以,當我問喬治要不要參加科展時,我並不抱期望,我原以為他會一口回絕,但他的同意及熱切讓我非常高興,因為我一直偷偷期待他可以成為科學家,這樣一來,不喜人群的他就可能在孤寂的實驗室裡找到一片天。不過,其實科學家們並不能永遠一個人待在實驗室裡,他們必須跟自己同領域的人溝通切磋,甚至要努力讓一般普羅大眾(或是投資者)理解他們的創見,我覺得2018年的紀錄片「Science Fair (科學展覽)」透過全世界高中生參加Intel的科展時所做的一切努力,將這個面向展現得非常好。當我看到記錄片「Science Fair (科學展覽)」的電影預告片時,就好想看,等到影片可以在亞馬遜上買到時,馬上購買,可能看了十次以上,非常好看的影片,推薦大家觀看。(我將影片介紹放在文後) 這影片中不僅追蹤幾位參加Intel科展的高中生,也介紹了美國學生科展的起源和發展,片中訪問了第一位得到美國全國科展首獎的人(現在已經是八十幾歲的老先生),第一位得到美國全國科展首獎的女士,和第一組得到美國全國科展首獎的姊弟,而且這對姐弟是來自台灣的移民。

當我們聽到「科展」這個詞的時候,想到的常常是建中或北一女這些名校中的天才學生參加國際科學競賽時得到好成績,成為台灣之光等等,但在美國,科展是學校的一個常見活動,每個人都被鼓勵參加,有沒有排名或獎狀,可能每個學校不同,科展的要求也隨著學生的年紀而有所改變。喬治的小學每年的二月會舉辦科展,負責的單位是家長會,學校只是提供場地,而且學校並沒有為了科展進行特別的課堂活動,也許中、高年級的老師會將科展融入課程,但低年級則完全是靠學生及家長的自願參與,不過學校有一個課後的科學同好社,可能也起了一些推廣的作用。通常一月初時會收到通知及報名表,一月底要填好報名表,二月初時的一個星期五進行科展。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不排名不頒獎,但參予者可以抽獎。今年,預定的科展的那一天下雪,所以延期到三月十日,當時美國已經在討論是否要因為新冠病毒而停課,所以我以為不會辦科展了,結果還是舉辦,這成為我們一個美好的回憶。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兩天看到書扉和宇昕的媽媽帶她們做了變色龍眼睛的實驗,立馬想要跟著做。其實這個實驗很簡單,只要剪下蛋盒下方的圈圈形狀,然後在側邊挖洞,接下來轉動變色龍眼睛時,就可以從不同位置看到周邊,可以體驗變色龍的視線角度,結果是看不到人類正常看見的正前方。人類必須雙眼聚焦才能看清物品,而變色龍的兩隻眼可以同時看到兩個不同的物體。這個實驗很簡單,但我想要帶喬治和小薇一起認識變色龍的眼睛,所以找了一些YouTube影片,在這裡跟大家也分享一下。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去年(2018)寫的文章,一直沒Po。這是去年春天帶喬治種的蘋果種子,靈感是來自一本科學教育用品目錄上的一個商品(照片在文後)。這個商品是一個透明的箱子,裡面已埋好一些根莖類蔬菜的種子,只要澆水就可以。因為箱子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蔬菜種子發芽,然後慢慢成長。我喜歡這個商品的點子,不過,這個商品要四十大洋耶,只能種出三根營養不良的胡蘿蔔、三根小不隆咚的甜菜和三棵蔥,實在是買不下去。但是,我突然想到之前從波爸手中搶救了一個本來要丟的透明香水盒子,東翻西找,挖出這個透明盒子,很興奮地跟喬治一起種下一顆蘋果種子。我特意將種子種在靠盒子邊的地方,希望可以跟目錄上的商品一樣容易觀察植物的生長。我將盒子放在窗邊,看了幾天,一直沒看到種子發芽,猜想那顆蘋果種子可能死了,結果就忘記了它的存在,也沒繼續澆水。有一天,波爸跟我說:「妳知道妳種的種子發芽了嗎?」我驚訝的拿起盒子,發現種子的芽已長出來了,還沒冒出土的表面,但是因為盒子是透明的,所以可以看到新芽和細根在土裡已經拉的很長了。我和喬治持續觀察了好幾天,看到小小的芽奮力地從土裡冒出頭來,真讓人感動。省了四十大洋,更讓人感動。今年春天也要再來體驗一次這種FREE的感覺。

ˇ龍

文章標籤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幾次做紫甘藍菜的實驗,我注意到用我們家的水煮出來的紫甘藍菜汁是藍綠色的而不是紫色的,因為我參考實驗的網站也提醒讀者,每個地方的自來水的酸鹼度可能不太一樣,所以我想到可以做這個用紫甘藍菜來測試家裡自來水酸鹼度的實驗,我利用三種水:瓶裝蒸餾水,我們家的自來水,和以前我們住的城市阿爾巴尼市的水(去博物館時用寶特瓶裝一罐水回來)。我之所以選阿爾巴尼市的水是因為我知道阿爾巴尼市的水沒有添加氟化物,而我們村莊的水有加氟化物,所有也許這兩地的水的酸鹼度會有不同。因為這種實驗步驟不多,也就是將紫甘藍菜切細,倒入鍋中加水煮,看看結果顏色是否不同,所以我必須想想如何增加喬治的參與及理解。於是,我做了一張學習單,然後請喬治一起護貝學習單。然後我請喬治幫我量三水倒入三個不同大小的鍋子,再用量杯裝三分之一杯切細的紫甘藍菜,倒入鍋中,由我開瓦斯煮五分鐘,等水涼了,再倒到杯子裡。我寫了三張紙貼在玻璃杯,讓喬治可以看到水是從哪個地方來。正好我婆婆當天會來我們家,我就請她跟我們一起看結果。因為婆婆跟我們住在同一村莊中,所以她也覺得看到我們的村中的水是藍綠色。覺得挺有趣的。我也請喬治跟婆婆說明我們做的實驗是什麼。當然,喬治說不出多少內容,但當他聽我跟婆婆說明我們的實驗時,喬治也可以學習到如何說明。然後,我拿不同顏色的便條紙讓喬治將將藍色便條紙貼在我們村莊的水那欄,將紫色的便條紙貼在蒸餾水和阿爾巴尼市那兩欄。這個活動可以將理論運用到生活中,相當有趣。

IMG_20180404_084116.jpg500237303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復活節是四月一日(星期天)。各種復活節活動中最有趣的就是做彩蛋及找彩蛋。今年我們結合宗教與科學,做了紫甘藍菜彩蛋。這個活動的點子是來自「Natural Egg Dye + Acid/Base Chemistry」這個網頁,概念很創新有趣,用紫甘藍菜汁煮水煮蛋,將蛋染成紫色,然後再用醋或小蘇打粉水畫蛋。這個活動的科學原理是,因為紫甘藍菜含有「花色素苷」(Anthocyanin,是一類常見的水溶性植物色素),可以當酸鹼指示劑,中性時是紫色,遇到酸性物質(比如醋)會變粉紅色或紅色,遇到鹼性物質(比如小蘇打粉)會變藍綠色,遇到強鹼會變成黃色(不過,帶小朋友做實驗當然不可能用強酸及強鹼啦)。

在準備「紫甘藍菜汁 = 酸鹼指示劑」實驗的材料時,我順便準備了「用紫甘藍菜做有機彩蛋」活動的材料,也就是將蛋放進鍋裡跟紫甘藍菜一起煮。雖然這個活動的概念有趣,不過用紫甘藍菜汁染色蛋的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用整顆紫甘藍菜(媽媽太小氣了)。這個活動的步驟很簡單(只是等待時間很長),可以一邊煮晚飯一邊準備,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可以做做這個實驗,因為看到蛋從淡藍色變成粉紅色,非常有趣。這個實驗我們做了兩次。首先,要真正有機的話,請買有機蛋和有機紫甘藍菜,要省錢的話,買一般的蛋和紫甘藍菜就好了。將幾片紫甘藍菜葉撕小片或切碎,放進冷水中,再將蛋放進鍋中一起煮。第一次我煮十五分鐘,煮好後繼續讓蛋浸泡在紫甘藍菜汁裡12~18小時(我直接在冰箱放過夜),第二次我煮40分鐘(瓦斯費很兇喔),然後讓蛋浸泡在紫甘藍菜汁裡三天(當然要放在冰箱裡)。兩次煮出來的效果沒有差太多,家中資金雄厚的人可以試試用整顆紫甘藍菜,也許效果會比較好。等蛋晾乾,準備兩個小碗,一個裝醋,一個裝小蘇打粉加水,然後利用棉花棒,沾醋或小蘇打粉水,在蛋上畫畫。第一次畫彩蛋活動結束後,我將蛋吃掉。第二次畫完效果不明顯紫甘藍菜彩蛋,我用專門的染蛋染料,大家可以看看照片中染色效果的差異。雖然用紫甘藍菜染色的效果不太明顯,兩個小朋友還是玩得很開心。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完第一次「紫甘藍菜汁」的實驗後,我開始找資料,希望可以進一步跟喬治解釋紫甘藍菜汁變色的原理,我發現關於這個實驗的網站或影片非常多,而且這個實驗通常是用來介紹紫甘藍菜汁可以當酸鹼指示劑這個概念。(我常常在想,我以前上理化課時一定很不認真,不然怎麼這麼多概念都不知道ㄋ)。因為紫甘藍菜含有「花色素苷」(anthocyanin,是一類常見的水溶性植物色素)[註一],可以當酸鹼指示劑,中性時是紫色,遇到酸性物質(比如醋)會變(粉)紅色,遇到鹼性物質(比如小蘇打粉)會變藍(綠)色,甚至黃色。我覺得最棒的影片是這個英文影片:「The Sci Guys: Science at Home - SE2 - EP4: Red Cabbage pH Indicator - Acid Base Indicator」,我重複看了很多次影片,利用這個影片中的解釋內容,我做了一張pH值(pH Scale)的表格,上面畫了一條pH值的數線和酸鹼的中英文字,還有利用便利貼做成的hydrogen及hydroxide指標,並且寫上我們要做的幾個實驗材料的名稱(lemon juice,vinegar,Alka-Seltzer[註二],tap water,和baking soda)。在這張表上,我大部分寫英文而不是中文,是因為我們家波爸又在抱怨喬治的英文閱讀退步,為了讓他看到我沒有獨尊中文,就用英文完成表格。我先把表格做好,然後找喬治一起使用護貝機,喬治第一次看到護貝機,覺得很新奇,這也讓他對於這張表格產生興趣。然後,我利用不同顏色的便列貼寫上這些實驗材料的名稱。等我們做完實驗後,我請喬治將這些便利貼貼在正確位置。這些便利貼紙的顏色跟實驗結果的顏色很接近,一來可以讓喬治認字,也可以強化他對於實驗結果的印象。我們每次做紫甘藍菜實驗都會將這張表格拿出來看,我慢慢將表格上的其他資訊帶給喬治。

[註一]在上一篇文章「 [酸鹼一]紫甘藍菜的驚喜 」中,寫到紫甘藍菜中有「花青素」,這篇文章提到「花色素苷」,我查了一下,維基百科上這麼寫「花青素(anthocyanidin) 醣類物質以醣苷鍵結合之後即為花色苷,與花的顏色、葉變紅等有關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紫甘藍菜實驗的靈感是來自「科學實驗一本通」這本書,第105個實驗「用高麗菜製作顏料」。實驗步驟是(一)將紫甘藍菜切碎,放進鍋裡煮,水變紫色後關火待涼,(二)準備兩個玻璃杯裝水,然後倒入鹵水和食醋,(三)將紫甘藍菜汁滴入兩個玻璃杯中。我不知道書中所謂的「鹵水」是什麼,於是在網路上找資料,發現跟「鹽」有關(請參考維基百科),不過我不知道要買什麼才是真正的「鹵水」,所以乾脆用一杯水加上鹽。除了醋水和鹽水外,我還準備了一杯清水和檸檬汁。將紫甘藍菜汁裝入四個玻璃杯中,請喬治將清水、檸檬汁、食醋和鹽水一一倒入紫甘藍菜汁中。加入清水,顏色沒變化,但加入檸檬汁時,藍紫色立即變成鮮豔的粉紅色,對於從國中後就沒再碰理化方面書籍的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大驚喜,喬治也很興奮,我們馬上呼叫波爸一起來看。喬治繼續加入食醋及鹽水,紫色甘藍菜汁變成了紅色和淡藍色。「科學實驗一本通」這本書中解釋:「這是由於(紫)高麗菜溶液中含有一種名為『花青素』的物質。花青素與鹵水反應會呈現藍色,與食醋反應會呈現紅色」。這個實驗的準備容易,無危險性,而且結果立即明顯,最適合帶小小朋友一起做。不過,這個實驗也很短,如何幫孩子將這股興奮的心情轉化成求知的熱情,就是媽媽接下來的課題。媽媽在網路上乘風破浪之後,發現這個紫甘藍菜實驗背後的科學知識可不簡單,於是我們不斷重作這個實驗,媽媽則在每次實驗時,滴入一小滴的知識。接下來,我會將每次實驗的準備及我們學到的知識,寫成一篇篇的小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至少我大妹啦)帶孩子一起遨遊在浩瀚的科學之洋。

IMG_20180204_154407.jpg2045646644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有時媽媽做小書來幫助自己思考及準備實驗流程,不過有些小書是在做完實驗後才做的,因為有些實驗很簡單,所以不需要利用做書來幫助思考。但是,有時做完實驗後再做書時,會發現實驗的設計不夠周延,就會利用小書修正一些實驗步驟或釐清一些概念。比如在「哪一杯水比較甜?」這本書裡,雖然第一、二頁中提到了「量匙」及「量杯」,不過我們第一次做這個實驗時,並沒有使用量匙和量杯,只是用杯子裝較多及較少的水,用湯匙裝比較多和比較少的糖,做完實驗做書時才想到可以使用「量匙」及「量杯」,因此在書中加入「量匙」及「量杯」這兩頁。後來我們再做一次這個實驗時,就使用了「量匙」及「量杯」,除了讓喬治了解「量匙」及「量杯」的概念,也多一個步驟,讓喬治可以自己動手做實驗。一樣,做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教喬治語言,而不是為了教他科學知識。做小書可以用來記錄實驗過程及對話。有時我們在做實驗時並沒有說到書中的對話,或是實際對話與書中的對話不一樣,但我會在書中加入一些想像的對話,讓喬治可以在看這些小書時,除了回憶實驗過程,還可以練習問與答。

IMG_20180303_161646.jpg1592134471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紙造橋」這個實驗的靈感是來自我大妹從圖書館借到的一本科學實驗活動書,這是一個只要家中有紙就可以做的活動,書扉(國小二年級)說她在學校已經做過這個活動,雖然活動簡單,但原理很不簡單(牽涉到平衡力及慣性矩),不過美國的學校比較希望孩子學習觀察及問問題,不太擔心孩子懂不懂原理,所以國小低年級就會做各式各樣的科學實驗。我很好奇五歲的喬治對「用紙造橋」這個實驗的反應,而且反正也不需要任何準備,所以就做了這個實驗。我使用空的小置物盒當橋的兩端橋墩,然後用A4的紙當橋面。這個實驗我們做了三次,每一次喬治的反應都不一樣,而且每一次我們學到的內容也不同。

第一次「用紙造橋」 (喬治不願意參與)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買了一個溫度計(thermometer),想讓喬治看看室外與室內溫度的差別。室外一片積雪,將溫度計從屋內拿到屋外,可以看到溫度計的紅色水銀快速下降。通常,爸爸媽媽要知道室外溫度,不是打開門去戶外感受一下或看溫度計,而是上網際網路看看氣候網站說現在是幾度,所以喬治完全沒看過溫度計。他看到溫度計從室內的六十幾度下降到室外的三十幾度,覺得很新奇。然後他要求我把溫度計拿進屋裡,當他拿到溫度計,他把溫度計放進他的「溫泉」裡(他把裝滿布娃娃的嬰兒床當成「溫泉」),他雖然沒看過真的溫度計,但他看「多奇探險隊」時,學到要進溫泉之前,要先用溫度計測量水溫。他真的很喜歡這個溫度計,不過,爸爸回家後說,溫度計裡的水銀如果跑出來,不慎誤食,會造成神經中毒。媽媽一聽,馬上就把溫度計藏起來了。媽媽得找找有沒有專為兒童設計的溫度計。

IMG_20180307_124257.jpg1226295630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喬治未滿四歲時,我們一起做的書/實驗。當時,他的語言,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都明顯落後同齡的小朋友。因為他喜歡看書,我們做了很多書。目的不是為了教他任何科學知識,而是為了教他使用語言。 這個實驗很有趣,兩三歲的小朋友都可以一起做。只要裝一杯較熱的水和一杯冰冰的水,讓孩子摸或喝,然後在將兩杯水倒入一個空杯中,讓孩子體驗溫度的變化。當時喬治還滿喜歡這個活動的 。做這一本「溫度」書也很簡單,只要二十分鐘,將A4紙張對折,將幾張紙裝訂起來就好了。我用很快的速度完成,字本來就醜,寫得快就更醜了。但我發現如果我太在意細節,這些書就無法完成了。我喜歡讓喬治看我寫字畫圖,但我不勉強他畫。我會邀請喬治幫忙完成書,比如我會請他著色。在書封面寫上喬治的名字,也讓他對於這本書產生特別的感情。直到今天,他還是會偶爾翻翻這本書。這時,我會請他看看書上的注音或國字。如果你的孩子有語言發展的問題,以孩子有興趣的主題,畫些簡單內容或貼上照片,然後跟孩子一起讀,是語言治療師會推薦的方法喔。 

IMG_20180303_160350.jpg364648669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裡沒有任何給小朋友體驗的實驗步驟,但不代表文章裡的知識不能跟小朋友分享,當喬治和我看著麵條標本時,我跟他說:「你看!麵條煮越久,除了變越長,麵條裡的營養也跑越多到水裡。」我是在找關於義大利麵條為什麼煮了之後會變長的資料時,才學到這個知識,以前只在意麵條煮得好不好吃。在「What Happens When You Cook Pasta Too Long?」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義大利麵條的烹煮時間與營養之間的關係(不過,作者沒寫上文獻)。研究顯示,義大利麵條烹煮的時間越長,麵條裡的分子連結會被破壞,造成營養成分(比如維他命B-1和B-5還有安基酸)的流失。另外,義大利麵煮越久,它的「升糖指數」越高。「升糖指數」越高的食物,它在消化系統中被分解的速度越快,然後葡萄糖會越快被釋放到循環系統 ,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但血糖也會快速下降 ,所以很快就會覺得餓了。 而且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與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的關聯度高。

通常義大利麵的包裝盒上會寫最佳的烹煮時間 ,「al dente」是指煮好的義大利麵有嚼勁,甚至麵的中心還有一點點白白的麵粉色。不過,我喜歡軟一點的義大利麵 ,一開始看到這個資訊時,還想說以後再也不能吃軟軟的麵條了。不過再想想,義大利麵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 ,也就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只是煮越久,指數越高。所以,只要吃適當的量,再搭配其它比較健康的食物,應該不需要太在意麵條到底煮多久。 科學家做研究時,控制很多變項,跟實際生活並不相同。做這一系列的義大利麵實驗,收穫最大的人是媽媽啊!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了「義大利麵裡的科學」之「幼幼版」和「學前版」實驗(可見,媽媽有在看巧虎),再做「小學版」實驗,是為了滿足媽媽的好奇心,因為上次沒量到剛煮好的義大利麵的長度,也就無法比較剛煮好的麵跟冷卻乾掉的麵,長度到底差多少。之所以稱這個實驗是「小學版」,是因為完成這個實驗必須測量、記錄與加減,如果孩子是小學二、三年級了 ,他們也許可以自己測量並記錄,但對於才五歲還沒上幼稚園(Kindergarten)的喬治來說,也許可以了解實驗步驟,但無法進行記錄與運算,所以媽媽必須做所有的工作。為了讓喬治可以看到剛煮好的麵和乾掉的麵的差別,媽媽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將煮好的麵條用膠帶整條貼在紙上,這樣一來,麵條就不會馬上乾掉或彎曲變形。這個義大利麵條標本(specimen)頗得喬治歡心,他花了不少時間(也就是五分鐘)量麵條,雖然不是真的會看量尺,但他使用伸縮量尺的動作也越來越正確。

該如何量變乾彎曲的麵條呢?我先把這個問題丟給喬治,讓他想一個晚上,隔天早上再做給他看。方法就是先用繩子量彎曲的麵條,然後再用量尺量拉直的繩子。然後再找一張紙,寫上剛煮好的麵條長度及冷卻乾掉的麵條長度,就可以知道兩者的長度是否一樣。現在,請試著回答這兩個問題:「為什麼麵條煮了之後會變長?」以及「為什麼乾掉的麵條會變短?」。其實,我會一直做這個實驗,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跟五歲小朋友討論這兩個問題。「科學實驗一本通」這本書裡有一個解釋,但我覺得書裡的答案好像不太對。書上說:「(但)當麵條冷卻時,麵條的長度就又縮小,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和鐵路是同樣道理,夏天時鐵軌會變長,而到了冬天又會縮小,麵條也是如此。」看了這個答案,你會不會覺得怪怪的?鐵軌會變長是因為金屬熱漲冷縮。根據維基百科,「 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受時會膨脹,遇時會收縮的特性。由於物體內的粒子原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令物體膨脹;但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振動幅度便會減少,使物體收縮。 」但是,麵條的膨脹不只是溫度的變化,還有加了水的關係。這要怎麼跟小朋友解釋呢?當然,丟問題給小朋友去想想,比告訴他們正確答案還重要。不過,媽媽自己好奇,就在網路上東找找西看看,看到了相當有趣的文章。原來,真的有科學家在研究義大利麵條烹煮時間的問題。我會將這有趣的內容寫在「義大利麵裡的科學 (大人版)」裡。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所以會再做一次「膨脹的麵條」實驗,是因為「科學實驗一本通」這本書中提到「麵條的長度會隨著烹煮的時間而逐漸變長,(但)達到一定長度後就不再變長。但當麵條冷卻時,麵條的長度就又縮小」,為了驗證書上說的內容是正確的,我決定再做一次義大利麵實驗。通常,我煮義大利麵時,會按照盒子上指示的時間,時間到就把麵撈起來。這一次,我在三分鍾、五分鍾、八分鐘、十分鍾、十二分鐘、十五分鍾及十八分鍾時,各取出一條麵條,將它們排在烤盤上,然後在麵條旁貼上時間的紙條。

這個實驗也是在我準備晚餐時同時進行。首先,我請喬治幫我按微波爐上的計時器(timer),其實,我覺得教喬治設定計時器是這次實驗最大的收穫。這是他第一次設定計時器,這讓他學到「分」與「秒」的概念。所有的麵條排好後,喬治一看到不一樣長度的麵條,就說他要量麵條長度。但他把伸縮量尺拉壞了,只好用直尺量(是的!要讓小孩玩工具,必需要有心理準備,東西不是弄壞就是弄丟)。仔細想想,用直尺量長度也不錯,國小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可以順便練習加法。喬治邊吃東西邊玩「量麵條」的遊戲,一旁的我忙著準備食物,清理被妹妹亂丟的食物,洗碗盤等等,等我回過頭要來量麵條時,它們已經乾掉而且變得彎彎曲曲了。該如何量彎掉的麵條呢?這也很有趣,可以請小朋友一起動動腦。不過,因為沒量到剛煮好的麵條的長度,媽媽又得再想辦法改進這個義大利麵條實驗了。這個改良後的實驗就記錄在「義大利麵裡的科學(小學版)」裡。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實驗的點子是來自兩個地方:「科學實驗一本通」這本書裡的「膨脹的麵條」這個實驗,以及「好奇猴喬治」影片中的「喬治量大樓」這一集的故事。這個實驗的準備工作很簡單,可以在準備餐點時同時進行。只要將煮好的義大利麵條和沒煮過的義大利麵條並排放在一起就好了。我會要求喬治看看麵條顏色的變化,摸摸看煮過和沒煮過的麵條。喬治很興奮地拿量尺量麵條。其實,他還不會看量尺,但因為看了「好奇猴喬治量大樓」的影片,他常拿量尺在家中到處量。我沒有特意教喬治如何看量尺,但偶爾會跟他一起用量尺量一下東西。所以其他小朋友會不會很想量麵條的長度,我就不敢確定了。但是,如果不把量尺給小朋友玩玩看,就沒機會知道他們是否感興趣。

有個國中理化老師在她的部落格裡提到有學生連油會浮在水上都不知道。仔細想想,我大學時才知道用大同電鍋煮飯時,外鍋要加水。如果沒有特意帶孩子去做活動或觀察,孩子不見得可以察覺到很多生活常識。義大利條有很多形狀,現在我煮麵條後,會特別留一根煮過的麵條給喬治看看。這個實驗應該三歲小孩就可以玩,因為可以單純比較「長」與「短」。在下一篇「義大利麵裡的科學(學前版)」,我會介紹這個活動的進階版本。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簡單的活動是我們在「紐約州州立博物館」做的。「紐約州州立博物館」是離我們家最近的博物館,館藏豐富,不過它不是以科學為主,但偶爾也會舉辦科學活動。喬治這次做的活動是搭配介紹女性科學家的專題。這個活動是模擬太空人在太空中透過太空裝修理衛星或太空船時的感覺,讓參與者可以了解在太空中修理機器不容易。這個活動很簡單,每個家長都可以都可以在家裡帶著孩子做。只要準備一個塑膠箱,裝半滿的水,準備螺絲釘和螺絲帽,放在水箱裡。讓孩子戴上塑膠手套,然後在水中將螺絲釘和螺絲帽組合起來或分開來。根據孩子的年齡及手的靈巧度,可準備不同尺寸的螺絲釘和螺絲帽。喬治可能不清楚這個活動的目的,不過他玩得很開心。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用打氣筒或用嘴巴吹的氣球是不會飄起來的,所以我們拿電風扇來吹,一方面也是為了延續「用吹風機吹乒乓球的實驗」。但是,不曉得是因為這個電風扇的關係,還是因為這個氣球不夠正圓,這個氣球很容易飄出電風扇的範圍,所以我也無法驗證「白努力原理」,因為氣球一推就飄出風扇範圍了。不過,兩個小朋友看到氣球飄到空中都很興奮。喬治甚至將他的頭放在電風扇上方,說他也要像氣球一樣飄起來。當然,他太重,飄不起來,這也是我們在這次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第一個現象是,只有氣球飄得起來,其它球太重了,飄不起來。第二個現象是,如果電風扇不轉到最大風速,連氣球也飄不起來。所以,雖然這個實驗跟「用吹風機吹乒乓球的實驗」是類似的實驗,但因為實驗器材不同,也觀察到不同現象。

IMG_20180302_091648.jpg166069633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