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有三個小孩,但我老是寫喬治的故事,是因為我主要是寫孩子的語文學習及課業問題。我開始寫部落格時,喬治也六歲了,學中文英文都有一段時間了,所以有很多題材可以寫,而我們家老二小薇(英文名字是Veronica)現在四歲,她對於看電視比對看書還感興趣,要教她中文也是興趣缺缺,所以她在識字方面的進展並沒有太多可以寫的內容所。不過,最近家裡開始積極「掃盲」,有了不少「負面」教材,會逐漸記錄,有空再寫來分享。

今天這篇文章是關於媽媽的教養掙扎,到底如何養公主呢?

To be or not to be a princess, that is a parenting question ~

我們家孩子三歲前,我幾乎不為他們買任何衣服,因為有朋友分享很多恩典牌衣物,有時親朋好友也會贈送新衣服,所以我就把省下來的錢全拿來買書。不過,三歲過後,老二小薇開始會挑衣服了,到了快四歲時,她只想穿粉紅色的衣服和裙子,家裡一櫃子恩典牌衣服,她沒有一件喜歡,每天早上在衣櫃前挑三揀四,所以我只好買一些新衣服給小薇。小薇沒上幼兒園,我們家也沒安裝有線電視,而且我特意不放公主類的節目,所以她的粉紅及穿裙子偏好不是 同儕 的影響,也不是廣告的作用。小薇三歲多時,我們安裝了亞馬遜電視,開始讓她看「小公主蘇菲亞」,她一看就深深著迷,別人問她名字,她會說自己叫做「蘇菲亞」。

接著,爸爸讓小薇看所有迪士尼公主卡通。有一陣子,她認為自己是灰姑娘,堅持要幫我掃地,一邊掃一邊哼歌。後來,她喜歡上睡美人,因為她喜歡睡美人的皇冠。在我們家後院玩時,她百思不解地問我為什麼小鳥不會主動停到她的手上。當然,「冰雪奇緣」也進入我們的食、衣、住、行之中,影片中的公主艾莎和安娜會出現在我們家的麥片盒子上和小薇的衣服上,而英文講不出完整句的小薇也開始高唱「Let it go」。小薇比較喜歡艾莎,問她為什麼,她說艾莎的衣服比較好看。她還認為長大後,她的深棕色頭髮會變成艾莎的銀白色頭髮。在我們家附近散步時,她遇到所有的路人,都會主動打招呼,有時還會優雅地行一個屈膝禮,她總是主動問別人叫什麼名字,當別人反問她叫什麼名字時,她會說:「公主」。

當小薇的四歲生日快接近時,我開始在網路上尋找給她的生日禮物,選了公主故事書和公主寫字練習本後,還買了公主服裝,再加上一頂五美元不到的玩具皇冠,正想挑一雙會讓公主鳳心大悅的淑女鞋時,突然媽媽心中的教養警鐘鈴聲大作,開始問自己:「給女兒這麼多公主相關禮物,會不會讓她染上公主病,最後變成讓人退避三舍的嬌嬌女啊?」,我開始試著了解何為「公主病」。結果發現原來這個詞源自於東亞的四小龍及一胎化下的中國,因為經濟起飛和少子化,家長對家中的公子及小姐寵愛有加,有求必應,導致孩子任性驕縱,予取予求。如果用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來理解,可能就是「自戀」,「自我中心」和「物質主義」的總和。

雖然「公主病」這個詞是源於亞洲,但關於迪士尼公主影片及產品對小女孩的身心影響之研究與批評由來已久,不少學術研究及教養專書都提出警告和建言。有的研究發現迪士尼公主影片中的女性發言較男性為少,有的研究發現不同國家的女孩都認為公主應該是金髮碧眼,有的研究發現看迪士尼公主影片的女孩有較多的性別刻版行為也比較在意自己的外貌,還有研究發現迪士尼公主影片甚至影響年輕成年女性的擇偶條件及愛情生活。也有不少女性反駁對於迪士尼公主影片及產品的批判,認為這是小女孩的公主迷戀過渡期,沒必要過度緊張。教養專書對於家長的建言則是,給女兒參予不同性質活動的機會,讓她們發展多面向的才能,也帶她們分析媒體和廣告的計謀。

小薇的爸爸下班回家後,我告訴他我的憂慮及今天爬梳關於公主病及迪士尼公主文章的發現及心得,爸爸說:「妳想太多了,女孩子本來就該打扮得漂漂亮亮。」,好吧!既然爸爸不擔心,那我就去下單買下那雙漂亮的淑女鞋囉!

↓ 小薇公主的三歲護照照片(媽媽覺得公主應該穿成這樣)

IMG_20190614_144748.jpg

↓ 小薇公主的三歲半萬聖節扮裝(小薇覺得公主應該穿成這樣)

IMG_20190916_153451.jpg

↓ 現在媽媽知道為什麼萬聖節服裝不要太早買(九月買),小薇公主每天當制服穿,到萬聖節時已經變髒了

IMG_20190916_133111.jpg

↓ 爸爸的朋友送的四歲生日禮物,小薇公主超開心

IMG_20200522_140421.jpg

↓ 開始上公主儀態課程

IMG_20200522_135953.jpg

↓ 非常搞笑的公主病戲謔劇

↓ 這些公主需要看心理醫師

arrow
arrow

    Momst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